《圣经》里有个故事经常被人引用:有妇人犯通奷罪,依照摩西的法律当luan石砸死。法利赛人把这桩公案jiao给耶酥裁决。耶酥说,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,谁就可以先拿石头砸她。人们听了这话,从老到少一个一个都离去了。结果,没有一个人敢把手中的石头砸向这位妇人。
但是,假如那人群之中掺杂着一个国中人呢?这妇人肯定就遭殃了,准有一块石头击中她的命门,叫她一命呜呼。国中武功本来就利害,飞叶伤人,何况石头!那位国中人为了证明自己是无罪的,下手必是既稳又准且狠。好在耶酥时代jiao通不太便利,国中人还没法远游西域。不然,《圣经》里关于罪恶的这条教义将是另外一番模样:个别人是没有罪的。
教义变了,整个教化就不同了。因为“个别人是没有罪的”那么谁都想充当无罪的“个别人”要证明自己没罪,最直接的办法是诬陷别人有罪,攻讦便成平常之事。人既分有罪无罪两种,仇恨就是天然的了,争斗亦是无可厚非。如此如此,天下便愈发罪孽深重。最终有一个人会让天下人知道他是最清、最尚的,此人就是皇帝。所以自古皇帝加尊号,可以用上十几个最好的词藻,不嫌累赘和拗口。此等教化之下,普通百姓无自我检讨之心,九五至尊以自我神化为乐。
我毫无诋毁同胞的意思,只是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太多难堪的例证。在国中,大凡全民族的灵魂面临严峻考验的时候,人xing的丑陋、凶恶和忍残便洪猛兽般集体爆发。往远了不说,单是文十年,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演出过多少告密、陷害、残杀的丑剧!只要有人政治上倒霉了,旁人最人道的做法是同他划清界限,很多人还会添油加醋揭发出新的罪证。有的人仅仅为了表现自己的清、进步和命,就不惜无中生有置人于死地。同样一块石头,在《圣经》里是检验人皆有罪的试金石,在国中却进了一个很不光彩的成语:落井下石。
一块石头,为何被基督徒丢在了地上,国中人却拿它砸向落井受难的人?其中必有宗教、文化和传统诸多原因,难尽尺牍之间。但从国中人本能的生存智慧上看,劣gen似乎是先天的。譬如放庇一事,落作纸黑字虽是不雅,却可见国中人的天xing。国中小孩子在一起玩,忽闻庇,都会掩鼻而环顾左右。他们掩鼻与其说是怕,勿庸说是显示这庇不是自己放的。而放庇者往往最先作掩鼻皱眉状。可见,国中人从小便知道证明自己是清的,哪怕他就是放庇的人。这些从小放庇不认账人,长大就成了有罪无悔意的人。
有罪者非但不自觉有罪,而且在谆谆劝诫别人不要犯罪,在义正辞严斥责别人犯罪,在铁面无私惩治别人犯罪。只不过谆谆劝诫是言不由衷,义正辞严是装腔作势,铁面无私恰恰因为铁面有私。所谓贼喊捉贼,西方有无很贴切的对译词?拟或是我邦独有之国粹?
法利赛人想陷害耶酥,故意把犯了通奷罪的妇人jiao给他来处理,企图抓住可以控告他的把柄。因为上帝是不宽恕yin2luan的,耶酥面临的就是两难选择:他既不能纵容通奷妇人的不贞,又不能违背上帝的仁慈而杀人。所谓最大的人道,就是不要把人xing推向必须接受考验的悬崖。法利赛人的行为就是最不人道的,他的yin谋让耶酥在內的所有人的人xing都面临考验。推而论之,凡是容易为人xing之恶从魔瓶里爬出来提供机会的社会,无论政庸政,都是不人道的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西州月 王小明修仙记 胡思乱想的日子 苍黄 长春江湖往事 我不懂味 万人嫌成白月光,在兽世好孕连连 没这回事 规则怪谈:迪卢克照亮黑暗 龙票 九叔世界畅游记 官场无故事 官人官事 王跃文作品精选 有人骗你 大清相国 负翁崛起:我的负债成神之路 梦回春秋当大王 亡魂鸟 长生诀启,神途路开